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网站简介新闻中心 名家名作传世经典著名女书法家佳品欣赏书画知识 藏品拍卖吴蓬画语录
点击书画吴蓬书画瓷器古代书画家近现代书画家画论经典名家故事书画鉴赏市场动态诗书画印文房四宝
九州书画网
   
 

会员中心,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新用户
  ├ 姚志超
  ├ 徐德润
  ├ 徐志学
  ├ 刘增兴
  ├ 彭志娟
  ├ 郭雅君
  ├ 陈西林
  ├ 聂中东
  ├ 史正学
  ├ 张 海
  ├ 马跃华
  ├ 张万一
  ├ 龙 瑞
  ├ 文怀沙
  ├ 方茂鸿
  ├ 李运江
  ├ 方照华
  ├ 范 增
  ├ 董昌喜
  ├ 王明明
  ├ 吴山明
  ├ 窦黎明
  ├ 刘炳森
  ├ 欧阳中石
  ├ 陆建新
  ├ 沈 鹏
  ├ 陈天然
  ├ 卢国光
  ├ 李 铎
  ├ 刘勃舒
  ├ 刘文西
  ├ 罗学献
  ├ 靳尚谊
  ├ 刘大为
  ├ 尉天池
  ├ 崔子剑
  ├ 余修林
  ├ 朱韶新
  ├ 赵振刚
  ├ 赵抱衡
  ├ 薛垂广
  ├ 吴懋祥
  ├ 王今栋
  ├ 仝相和
  ├ 师安衷
  ├ 桑 凡
  ├ 齐冲天
  ├ 彭立贵
  ├ 理勤功
  ├ 李裕兴
  ├ 韩伟业
  ├ 丁中一
  ├ 巴 山
  ├ 王天成
  ├ 李逸野
  ├ 宋晓东
  ├ 李留海
  ├ 周济人
  ├ 杜克礼
  ├ 胡秋萍
  ├ 张仲亭
  ├ 周俊杰
  ├ 张化彦
  ├ 杨克林
  ├ 李骋
  ├ 侯素珍
  ├ 关明聚
  ├ 张志本
  ├ 龚存银
  ├ 百 师
  ├ 宋华平
  ├ 李刚田
  ├ 马永超
  ├ 王伟庆
  ├ 王立春
  ├ 李自强
  ├ 周 森
  ├ 黄永玉
  ├ 郁 风
  ├ 黄苗子
  ├ 于志学
  ├ 冯 远
  ├ 宋 英
  ├ 侯德昌
  ├ 牛光甫
  ├ 杨乃寒
  ├ 屈有善
  ├ 李平逊
  ├ 侯 耘
  ├ 李福
  ├ 蔡超
  ├ 王西京
  ├ 王琦
  ├ 肖 峰
  ├ 吴长江
  ├ 许 江
  ├ 吴冠中
  ├ 刘绮
  ├ 桑一田
  ├ 刘 毅
  ├ 方 坤
  ├ 方楚雄
  ├ 方尧明
  ├ 方 云
  ├ 方 振
  ├ 方 骏
  ├ 方海龙
  ├ 方惠民
  ├ 方绍武
  ├ 方增先
  ├ 李晓军
  ├ 丁嘉耕
  ├ 张召京
  ├ 李秀峰
  ├ 顾建全
  ├ 王 松
  ├ 王福增
  ├ 张如学
  ├ 董财儒
  ├ 张明宝
  ├ 林 岫
  ├ 李振淑
  ├ 刘颜涛
  ├ 朱 非
  ├ 蒋雨浓
  ├ 韩宁宁
  ├ 方 胜
  ├ 姚新峰
  ├ 瑞永德
  ├ 刘永杰
  ├ 陈良才
  ├ 王广然
  ├ 周丹瑜
  ├ 公丕炎
  ├ 吴 蓬
  ├ 胡明军
  ├ 杨子健
  ├ 林其风
  ├ 许新乐
  ├ 徐鸿春
  ├ 安多民
  ├ 熊久林
  ├ 朱戊扬
  ├ 张泗端
  ├ 邓 强
  ├ 郭耀西
  ├ 周 波
  ├ 伍燕恒
  ├ 侯宝泉
  ├ 闫广魁
  ├ 徐志数
  ├ 王泽培

山 水 类


花 鸟 类


动 物 类


书 法 类


综 合 类


人 物 类

 
 ◆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名家故事 - 正文
国宝鉴赏家杨仁恺
所属类别[名家故事]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 发布时间:2007/7/4 15:31:57 
新闻来源[本  站] 已[2867]人查看此新闻信息
国宝鉴赏家杨仁恺先生,住在沈阳市御花园小区一个普通的民宅里。90岁高龄的杨先生精神矍铄,一口浓厚的四川话,仿佛刚刚离开家乡。

    杨仁恺先生不是科班出身,他能从事这一行,并成为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博物馆学家,完全出于他对文物和书画的喜爱,这种喜爱正是巴山蜀水的文化厚土培育的。

    痴迷书画,自学成大师

    1915年10月1日,杨仁恺出生在四川省岳池县城。岳池离重庆100多公里,历史悠久。岳池人重视书法艺术,有许多文化名人的碑刻,杨仁恺从小耳濡目染,写得一手好字。1932年,17岁的杨仁恺考入重庆公立高级中学。这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道中落,为了帮助母亲养家,各科成绩名列前茅的杨仁恺不顾母亲反对坚决辍学,当了一名小学教员。

    1935年,20岁的杨仁恺再次离家远行,来到300公里外的省城成都,在玉皇观街私立群觉女子中学教语文和历史,还在一家印刷厂兼任校对。学校离成都古董店云集的总府街很近,杨仁恺课余时间常去浏览。日久生情,年轻的杨仁恺对书画和古董产生了初恋般的情怀,这一恋就是一生一世。后来,常有人问他师从何人,他总是风趣地说:"古董店和地摊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勤奋好学的杨仁恺把总府街的老人尊为老师,经常向他们请教,文物和书画是他研究不尽的课本。

    这时的重庆,云集了中国的一代文化精英。在《说文月刊》负责出版工作的杨仁恺,常与撰稿人郭沫若、徐悲鸿、沈尹默、金静安、谢无量、马衡、老舍等名人学者接触,这成了他得天独厚的学习机会。每次请他们审读稿件,杨仁恺都像学生一样虚心求教。著名史学家金静安先生对杨仁恺的影响最为深远。金先生是东北大学教授,他怀着强烈的民族感情研究东北史,其治学精神令杨仁恺奉为楷模。还有郭沫若先生,由于两家住得很近,杨仁恺遇到历史和考古方面的问题便登门请教。郭沫若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且乐于施教,杨仁恺得到大师指点,受益终生。在重庆期间,杨仁恺还结识了张大千、潘天寿、黄宾虹、傅抱石、吕凤子等书画家,从而使他对古今书画的研究更加深入。

    抗战胜利后,杨仁恺在朝天门码头登上客轮,出川北上进京,当他挥手向山城告别时,绝想不到,这一别竟是悠悠60载岁月。

    北京的琉璃厂和厂甸成了杨仁恺的第二所大学,他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更广博的世界,令他流连忘返。很快,他就与各古董店的老板、伙计成了熟人朋友,而他对书画古玩的鉴赏力也让他们刮目相看。在这里,杨仁恺不仅再次遇见山城师友徐悲鸿、张大千等书画家,还有幸结识了收藏家和鉴赏家张伯驹。张伯驹先生为挽救国宝,倾尽毕生心血和万贯家财,其为人与学识都令杨仁恺敬佩。他们两人的年龄相差近20岁,但却很谈得来,在以后几十年的交往中,成为难得的知音。

    杨仁恺在琉璃厂见到了很多国宝级书画,他在一次次惊叹之后,对书画更加痴迷。他很想到文物局工作,特意请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先生帮忙,郭沫若当即给他写了推荐信,但因专业人员已经配齐没有去成。这时,杨仁恺得知,他的一位同学在东北人民政府工作,而东北正在招揽文博人才,便给同学写信。不久,杨仁恺收到了邀请函,请他到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从事研究工作。

    杨仁恺欣喜若狂,经过15年的苦恋,35岁的杨仁恺终于和文物工作喜结良缘。1950年春天,杨仁恺离开北京,来到沈阳,开始了长达55年的寻宝鉴宝之旅,写下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发现《清明上河图

    杨仁恺刚到沈阳,就住进沈阳故宫文溯阁,他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东北图书馆整理补缀《四库全书》。

送货方式 售后服务 付款方式 包装运输 合作加盟 退换声明 版权声明 购物流程 团购
保密安全 企业文化 保真声明 常见问题 法律声明 本站章程 VIP服务 建议投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欢迎加盟 | 业务联系
版权所有:九州书画网 技术支持:通达网络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河南长庚律师事务所 张红卫律师
 直销电话:  电话:18003932399 13903933796 0393-4878427 联系人:方先生
豫ICP备110080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