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网站简介新闻中心 名家名作传世经典著名女书法家佳品欣赏书画知识 藏品拍卖吴蓬画语录
点击书画吴蓬书画瓷器古代书画家近现代书画家画论经典名家故事书画鉴赏市场动态诗书画印文房四宝
九州书画网作品集
   
 

会员中心,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新用户
  ├ 姚志超
  ├ 徐德润
  ├ 徐志学
  ├ 刘增兴
  ├ 彭志娟
  ├ 郭雅君
  ├ 陈西林
  ├ 聂中东
  ├ 史正学
  ├ 张 海
  ├ 马跃华
  ├ 张万一
  ├ 龙 瑞
  ├ 文怀沙
  ├ 方茂鸿
  ├ 李运江
  ├ 方照华
  ├ 范 增
  ├ 董昌喜
  ├ 王明明
  ├ 吴山明
  ├ 窦黎明
  ├ 刘炳森
  ├ 欧阳中石
  ├ 陆建新
  ├ 沈 鹏
  ├ 陈天然
  ├ 卢国光
  ├ 李 铎
  ├ 刘勃舒
  ├ 刘文西
  ├ 罗学献
  ├ 靳尚谊
  ├ 刘大为
  ├ 尉天池
  ├ 崔子剑
  ├ 余修林
  ├ 朱韶新
  ├ 赵振刚
  ├ 赵抱衡
  ├ 薛垂广
  ├ 吴懋祥
  ├ 王今栋
  ├ 仝相和
  ├ 师安衷
  ├ 桑 凡
  ├ 齐冲天
  ├ 彭立贵
  ├ 理勤功
  ├ 李裕兴
  ├ 韩伟业
  ├ 丁中一
  ├ 巴 山
  ├ 王天成
  ├ 李逸野
  ├ 宋晓东
  ├ 李留海
  ├ 周济人
  ├ 杜克礼
  ├ 胡秋萍
  ├ 张仲亭
  ├ 周俊杰
  ├ 张化彦
  ├ 杨克林
  ├ 李骋
  ├ 侯素珍
  ├ 关明聚
  ├ 张志本
  ├ 龚存银
  ├ 百 师
  ├ 宋华平
  ├ 李刚田
  ├ 马永超
  ├ 王伟庆
  ├ 王立春
  ├ 李自强
  ├ 周 森
  ├ 黄永玉
  ├ 郁 风
  ├ 黄苗子
  ├ 于志学
  ├ 冯 远
  ├ 宋 英
  ├ 侯德昌
  ├ 牛光甫
  ├ 杨乃寒
  ├ 屈有善
  ├ 李平逊
  ├ 侯 耘
  ├ 李福
  ├ 蔡超
  ├ 王西京
  ├ 王琦
  ├ 肖 峰
  ├ 吴长江
  ├ 许 江
  ├ 吴冠中
  ├ 刘绮
  ├ 桑一田
  ├ 刘 毅
  ├ 方 坤
  ├ 方楚雄
  ├ 方尧明
  ├ 方 云
  ├ 方 振
  ├ 方 骏
  ├ 方海龙
  ├ 方惠民
  ├ 方绍武
  ├ 方增先
  ├ 李晓军
  ├ 丁嘉耕
  ├ 张召京
  ├ 李秀峰
  ├ 顾建全
  ├ 王 松
  ├ 王福增
  ├ 张如学
  ├ 董财儒
  ├ 张明宝
  ├ 林 岫
  ├ 李振淑
  ├ 刘颜涛
  ├ 朱 非
  ├ 蒋雨浓
  ├ 韩宁宁
  ├ 方 胜
  ├ 姚新峰
  ├ 瑞永德
  ├ 刘永杰
  ├ 陈良才
  ├ 王广然
  ├ 周丹瑜
  ├ 公丕炎
  ├ 吴 蓬
  ├ 胡明军
  ├ 杨子健
  ├ 林其风
  ├ 许新乐
  ├ 徐鸿春
  ├ 安多民
  ├ 熊久林
  ├ 朱戊扬
  ├ 张泗端
  ├ 邓 强
  ├ 郭耀西
  ├ 周 波
  ├ 伍燕恒
  ├ 侯宝泉
  ├ 闫广魁
  ├ 徐志数
  ├ 王泽培

山 水 类


花 鸟 类


动 物 类


书 法 类


综 合 类


人 物 类

 
 ◆ 当前所在目录[胡明军]介绍  查看[胡明军]所有书画作品【书画作品集

 

  胡明军(斋号古月斋),著名中国画家、书法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46年生于西安。现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院副院长。陕西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省直机关书画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艺术顾问。

    从事书画艺术研究创作近50年,具有全面的艺术和文学修养、造诣高深。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别具一格,尤以中国历史人物画享誉海内外。国画作品意境高远、大气博宏、构图严谨,凝重深沉、神形兼备。其书法作品清劲俊逸、雄健流畅、书卷气浓,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作品51次被选参加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东南亚及香港等国际国内书画展览,曾29次在国际国内画展中获奖,深为海内外人士喜爱并被多个文博馆典藏。国画《心诉》1999年被国家主席江泽民收藏;国画《人民的儿子》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100周年大型书画展,在北京引起轰动,并被中央文史馆收藏;国画《蒲松龄》获晋、鲁、豫、陕四省书画联展一等奖;国画《文天祥》获1988年陕西省直美展一等奖;国画《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获陕西省直画展一等奖;国画《苏武牧羊》获1992年陕西省直美展一等奖和国际书画名家作品大展金奖;国画《心诉》获陕西省首届公务员画展一等奖,又于2001年获陕西各界庆祝建党80周年书画大展一等奖;国画《会当凌绝顶》获陕西省首届名流书画展一等奖;国画线描《商鞅变法》获陕西省美术作品征集展二等奖,书法《宋辞》获陕西省首届公务员书画展一等奖;国画《太白沉思》获世界书画名家作品一等奖;国画《满江红》被中国书画篆刻评审委员会评为金奖;国画《蒲松龄著聊斋》获全国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展银奖;国画《易安居士赏梅图》获世界名人书画大展金奖;国画《国难》获“金陵祭”全国名人大型专题书画展佳作金质奖;国画《月夜泛舟》获世界名人艺术大典金奖。1990年成功的在台湾举办了个人书画展,1997年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等地进行艺术、学术交流,受到海内外同行和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尊敬。并有《胡明军国画》、《胡明军作品选》、《中国现代书画名家胡明军》画集、《关于中国人物画的以形写神》、《书画千家诗》、《中国二十四孝图集》等16部画册画论出版。应约为《岳传》、《济公》等50多部古典名著再次出版创作封面国画。他是100米国画长卷《鉴真东渡》主要创作和执笔人之一。国内外70余家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对其艺术成就专题介绍高度评价。已被撰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书画名家签名钤章艺术总览》、《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世界当代著名书画真迹博览大典》、《中国专家名人大辞典》、《中国书画艺坛名家大师全集》、《中华人物辞海》、《世界美术大典》等多部辞书典籍。主要著述和代表作品:《胡明军国画》、《书画千家诗》、《满江红》、《将进酒》、《苏武牧羊》、《蒲松龄著聊斋》、《文天祥》、《月夜泛舟》、《易安居士赏梅图》、《杜甫》、《卧薪尝胆》、《国难》、《心诉》、《人民的儿子》、《陆游》、《过年》、《郭秀明》、《太白听松》、《张大千》、《齐白石》、《香山居士长恨歌》、《王充》、《钟馗》、《王子焕》、《老子出关图》、《老子》、《王羲之爱鹅图》、《关羽》、《蔡文姬》;《关于中国画人物线描》、《关于中国人物画的以形写神》、《关于插图、题图、刊图设计》等。

2004年8月17日,“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著名中国书画家、陕西省发改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胡明军所作的国画《人民的儿子》期间引起轰动,受到高度赞誉。中央和国家领导同志及28位部、委领导专程观看了展览。

  18日晚,前来观看展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走到陕西展区时,被胡明军的国画《人民的儿子》深深吸引,他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仔细观看,并连连称赞:“这幅画刻划的很细腻、很严谨,非常像,很有思想”;“画出了小平同志的性格,画出了他的精神气质”。曹刚川同志同作者亲切握手,驻足交谈近20分钟,详细询问这幅画的创作过程,并对作者的创作精神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肯定。成思危、华建敏、刘延东等领导同志也对国画《人民的儿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华建敏同志还同作者胡明军在画前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在观看了国画《人民的儿子》后,激动不已,连连称赞,说:“真是前无古人,……这幅国画作品应该向全国出版发行。”

  国画《人民的儿子》在展览结束后被中央文史研究馆收藏。此次展览精选作品已被中央文史研究馆集结出版,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展作品集》大型画册中,国画《人民的儿子》被作为首页,发行全国。\

 

 

胡明军,当代中国文化启示录型艺术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展览中心艺术总监  赵剑文


    长安画坛,可谓名流辈出,各领风骚。灵秀神逸,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胡明军先生,善书画,山水花卉人物,皆有意到笔随之致,妙得天趣,画风脍炙人口。胡明军先生钟情于国画传统艺术的心领神会,极善把握真谛;生命有限,艺术无限,穷其之力在有限中追求无限,追求生活体验,以理性的目光去捕捉大千世界美的一瞬,且在心在意去揣测、去感受,终使他的墨笔写意山水得江山之气,人物面貌骨韵臻于完美,花鸟赋色精巧名丽,神韵生动。谓其画鹰,怒目炯裂,劲翮锋棱,有风扶雷搏之势;笔意灵秀,清韵生动,蕴含着生命的律动和生活的深层体验,极富传统艺术的风韵魅力,是胡明军先生国画艺术的一大特征,唯有品读才可感悟其所传达的深邃精意,于神驰间体察胡明军先生的艺术心境。人法地,地法天。要法天,兼法地,达到人天相合,这是艺术家理应追求的最高境界。胡明军先生深谙艺术中的哲学思辩,法天,齐物,神韵,以宇宙空间为背景,以阴阳变化为动因。这些皆为胡明军先生的艺术思想与艺术成长提供了幽玄的启示和雄奇的意匠。他作画,极讲墨色和构图,山水笔墨苍秀,疏松有致;水墨竹兰,潇洒清逸,细致隽雅,骨格灵气十足,高情逸趣,溢于毫端,画面着墨不多,均生动尽致,天景处亦成妙境;所创意境,亦别具灵奇,起逸雅妍,允称精妙,畅朗秀润,笔致闪秀。在艺术上以形象夺人,以境界启人,以情致感人的胡明军先生,致力于大形象、大境界、情致美。他的艺术给人们带来睿智玄妙的理念意绪,带来高洁绮丽的情思,当为东方画坛所推崇。其影响力日趋受到西欧画苑热心票友的爱戴。以偶像和经典著称的胡明军先生,执简驭繁,走出一条于形固有失,于神则有得的艺术新径,去追求遥远苍茫的空间,去追求深邃幽寂的境地,给观者开拓出广阔的想象余地,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别样的意义。
大成若缺,大巧若拙。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形神兼备和意象俱足,而是以神驭形,以意驭象。神和意是无限的,形和象是有限的。从艺术的表现角度去看,以无限驭有限;从接受角度来看,应即有限见无限。胡明军先生的国画艺术旨在重神轻形,重意轻象,去追求大肖大巧之美,力图神遇,理性地认识与理解大美不肖的真谛。好了,让我们怀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而细品却又很了不起的胡明军件件国画艺术神会之作,走进胡明军先生高洁绮丽情思的国画艺术境地,去悟彻“神遇的妙理”。
    风清气正看胡明军先生,他远离的是官气、造势、推诿和虚伪,飞扬的是亲和、务实、担当和情怀,他不仅有气派,更有气度。凡熟知和接触过胡明军先生的同仁和同事,皆深为他勤奋敬业,在艺术上诚挚忘我的精神所感怀,他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永远定格成历史画面,而胡明军先生却步入“粗茶半盏,藏书满架”的山高水远、风清云淡、从容品书的极致境界。他的人生是写意的,但关注的是思想与信仰,他在积累是永恒的主题中,习惯于通过对神韵的深层面挖掘来准确的刻划形象,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画都能赋予其人格化的魅力,寓作品神韵于丰富内涵的形象之中。经典性探索并准确把握形和神的和谐定位,优选和凝固感动主体的同时,又令客体深思共鸣瞬间典型。他对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细细琢磨,反复推敲,落笔准确而持重,其作品包含着他的良苦和常人难以体验到的艰辛,几个月或几年完成一幅沥血之作是胡明军先生对待创作的个性之一。他把对社会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渗透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艺术实践中,对个人保持低调,在他的笔下,无应景之作,并以崇高的美德去工作,留下动人一笔,给人们提供了为此精彩这样一部文化启示录。
    艺术作品与美术思想相互激荡,相映成辉,缔造出胡明军先生传统、时尚、阳光般人文景象。无论胡明军先生国画艺术发展性继承,还是美术学理探索性研究,皆对中国经典艺术产生了理性的影响作用。步入当代经典境地的胡明军先生,其作品的经典性、艺术表达的经典性、内容的经典性、思想的经典性、风格的经典性,颇为学界所关注并形成共识。将艺术经典化,将艺术文化化,无疑成为胡明军先生美术人文特征。激情飞扬,摩荡日月,挺天拔地般艺术震撼和心灵激荡,是观者对国画艺术遗产杰出传承人胡明军先生艺术作品与美术思想的叹赞和体验。
    艺术固有升华人性灵,高洁人意志的教化作用。艺术价值的选择,有着个人的寄托。热情与责任和名誉,对于胡明军先生乃是一种人生担当,而一个艺术家的作为,在于能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动力,这更是胡明军先生一种文化践行,因而胡明军先生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画迹《满江红》、《将进酒》、《钟馗捉鬼图》、《卧薪尝胆图》、《蒲松龄》、《白居易》、《蔡文姬》、《李清照》、《苏武牧羊》、《杜甫》等,给人们异曲同工的精致与流畅,无不包含理性的思考,闪烁着智慧与美的光缕。他的艺术彰显着数理思维与直观思维的双重性,他在思辩性和概念性的事物根本原理中,显示着艺术敏锐的判断力,因而他是一个极其敏锐而深刻的艺术家。他的智力是无比的精确,他的艺术理论指向有力而明晰,他的艺术思想全面而广博;他总是将同样的快乐和同样的牺牲表现的如此美好,人们的灵魂与思想无不为其艺术中的天真纯洁所倾倒,并以他的艺术作品所看到的真挚感情来塑造自己的良知,并以合理又合情的爱去爱生活。胡明军先生所酝酿的艺术思想方法已超出艺术的范畴,洋溢着一种新兴人文主义,他的艺术作为永远漂移在两个“极限”,无论是渺小到虚无还是巨大到无限;因而他的作品被誉为当代美术惊世骇俗之作。而被推崇为美术史诗性之作的《心诉》与《人民的儿子》,前者以艺术纪元性展现了江泽民同志伟博的亲民爱民情怀,后者以叹为观止的艺术形式缔造出世纪伟人邓小平前无古人的风采。这两幅艺术经典堪称国手杰作与传艺宝典,是胡明军先生智慧结晶,被誉为国画艺术世纪性陈列品,轰动京华,轰动美术界,国内外数十家传媒对此无比关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长刘延东、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国务委员、国防部长曹刚川将军等皆对胡明军先生《人民的儿子》画作高度评价。
    至今令人感怀的是2004年8月17日,“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18日晚,前来观看展览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走到陕西展区时,被胡明军先生的国画《人民的儿子》深深吸引,他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仔细观看,并连连称赞:“这幅画刻划的很细腻、很严谨、非常像、很有思想,画出了小平同志性格和精神气质的风采”。
    将军一席话皆代表着亿万各族人民对世纪伟人邓小平敬仰之情和共同心声,同时,也体现了胡明军先生艺术价值与影响力。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在观看了国画《人民的儿子》后,激动不已,连连称赞,说:“真是前无古人……这幅国画作品应该向全国出版发行。”国画《人民的儿子》在展览结束后被中央文史研究馆收藏,并推选为《展览作品全集》的首页出版发行全国。穿越与超越艺术生活,方显胡明军先生艺术思想智慧。已在当代中国美术拥有不可动摇地位的胡明军先生,极善把握“持经达变”与时俱进至旨,因而他日新月异思想的不断注入,艺术创作探索的发展,将艺术引入哲学思辩的和谐境地,终使胡明军先生和他的国画艺术达到了前人理应达到的境界,也达到了前人没有达到的境界。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真理。真理不需要炒作,不需要作秀,不需要包装。这也是真理的真理,实为胡明军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的真正所在。在国家级赛事中均享殊荣的胡明军先生,他的艺术发展道路是跨越性的,又是突破性的,更是优化型的。激情飞扬中表达胡锦涛总书记亲民情怀的国画《过年》,无疑是这位中国美术“第二次皈依”者的又一力作;2007年春节前夕,15万份全张型年画《过年》发行社会,一时成为美谈,成为陕西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亮点、热点和焦点话题;一个有气派有气度的艺术家毕竟诞生如此气派和气度的作品;而心态如此丰满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为也是丰满与和谐的,有好的心态必有好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必将是和谐性的。胡明军先生在艺术哲学中,与时俱辉地探索艺术真理与人生的幸福问题,思考着永恒的话题,经历着一次次特殊的内心体验,全心全意地追求艺术与人生的真谛,给我们创造一宗宗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这就是我心海中的当代中国艺术家。
铁肩担道义 把手扭乾坤

 


——读国画《岁月》随想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书画家胡明军先生精心创作了国画《岁月》,生动再现了我军主要创始人之一朱德元帅在井岗山时期的光辉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朱德元帅是南昌起义的重要策划者和组织者,是人民军队主要创始人之一。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朱德都是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元帅和全国人大委员长。国画《岁月》所塑造刻划的是人们熟知的“朱德挑粮”,意在追忆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坚定信念,以及不怕任何困难、以苦为乐、所向无敌的崇高革命精神。

明军先生早年就多次阅读过“朱德的扁担”、“我的母亲”等不少有关朱德元帅的事绩和故事。之后,他又学习朱德的传纪、文章和诗作,对朱德元帅戎马一生的功绩卓著,身居高位不居功,忠厚纯朴一心为民,勤政廉洁艰苦朴素的品格和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以朱德元帅的精神事绩为题才进行绘画创作,是明军先生长期以来的追求。70年代《延安画刊》上曾刊登明军先生创作的朱德和红军战士《欢庆端午节》的连环画,是实现这种崇高追求的一次探索。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明军先生围绕创作,大量翻阅、查找与朱德有关的历史资料、图片,深刻领略和感受朱德元帅博大、宽厚、慈祥的伟人气度与高风亮节。特别是通过许多具体的事迹感悟朱德元帅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情怀。毛泽东主席曾称赞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刘伯承元帅评价他“在任何困难面前坦然如坐春风”般的非凡。然而,生活中的朱总司令却是那样朴实和平凡。1928年在敌人重重封锁的艰难险恶环境中,朱总司令徒步150余里下山挑粮,极大的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当时歌谣“朱德挑谷上拗,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在一次突围战斗中,敌人误以为朱德是“伙夫”而脱险。解放后,朱总司令身体力行,艰苦朴素,要求身边工作人员要养成俭朴的习惯,要想到全国人民,生活上不要过份地超乎老百姓。不能居功、不能贪图享乐。朱总司令告诉自己的子女:“生活上要自力更生,不要靠我,一定要靠自己的才能和实干,为国家作出贡献。”针对干部作风存在的不良现象,朱总司令对工作人员讲:“一旦外出,就要有人前呼后拥,层层保卫,把自己同人民隔开,让群众望而生畏,不敢接近,旧社会与人民为敌的军阀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在新中国,共产党员也这样做,令人不可思议”。朱总司令从来没有领过元帅的军衔工资,一直拿着行政级别工资,他去世前嘱托,将自己一生积攒的2万多元交了党费。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无不闪耀着朱总司令的崇高精神品德和人格魅力,充分体现着他身上劳动人民的本色。

如何准确地表现朱总司令的精神气质,从那里切入,静止到那一个瞬间,提炼出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明军先生经过反复认真的思索,确定了以朱德挑粮画面为主体,并确定了作品《岁月》的主题。朱总司令的夫人康克清曾在朱总司令54岁生日时这样描述朱总司令,“我记得在离开我家100多里的地方,第一次看见你———红军的总司令———是一个极平凡的人,平凡得像一般的农民一样,当时我很奇怪。其实那正是你伟大的特征……我和你相处十多年了,觉得你无时不以国家、革命为重,凡事不顾自己的利害,人们不能忍受的事你能忍受,人们所不能干的事你去开辟”。这封六十七年前的信至今读起来还让人感动,为明军先生成功塑造《岁月》这一人物形象赋予新的生命与活力。明军先生在《岁月》的创作中,始终在形式构成、特征和细节的刻划上注意强化人物形象的视觉冲击力,以形写神,以神驭形,运用朴实无华的写实手法,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创作,把朱总司令下山挑粮间歇的一瞬间描绘的栩栩如生。朱总司令身着发白的旧军装,脚上穿着草鞋,坐在一块石头上擦汗,他脸上挂着宽厚、慈祥的笑容,脚下放着两筐粮食,扁担自然地悬在粮筐上,朱总司令既是官又是普通一兵。从作品的特殊情感上,足见明军先生对朱总司令的一番真情实感。

用视觉艺术的认识功能和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凝固一个原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瞬间,是绘画创作的基本要求。创作的原动力来自生活对作者心灵的撞击,通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识再升华为艺术品。多年来,明军先生的笔下曾创作了列宁、李大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革命领袖和开国元勋的高大形象与精神内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听明军先生说,他还要继续创作出更多的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我们共同期待着明军先生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文/曹成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上)

——关于中国人物画的以形写神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华民族传统国画艺术的基本造型法则,也是绘画这一造型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永恒话题和基本追求。形,乃指客观事物可视之形态、形象、形状、形体。神,系指事物之内涵,精神气质和气韵。形神在哲学范畴里系指形体和精神,在美学概念上指的是形象和神韵,讲的是神寓于形,以写形来显示形象和表现主体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的创作中,能否坚持以形写神、以神驭形,正确处理好形和神的依存关系,完整、准确、自然的表现出形与神的和谐与统一,实现形神兼备,是驾驭画面,进行中国画特别是人物画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艺术实践发展的产物,是勤劳的中华民族艺术智慧的结晶,它伴随着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不断升华形成了反映历史现实,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理论。中国历代的画家,特别关注挖掘和表现物象深层的神韵,尤其在人物画形和神的刻画与表现上,进行了艰辛的实践和呕心沥血的探索,以各种技巧、风格和形式,力图用笔下刻画的人物形象表现出自己心灵的感动,再现出构想中追求的最佳神韵。西晋的陆机提出的“存形莫善于画”,说明视觉形象是绘画的基本特征,绘画有形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东晋的顾恺之在总结前人艺术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传神”在绘画中特殊地位和作用。首先创立了“以形写神”的论点,重视处理好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以“以形传神”和“迁想妙得”两个方面揭示了形和神的内涵,形成了中国古代绘画最早的理论。历代画家也都相继提出了“传神写照”、“形似神似”、“惟妙惟肖”等。特别是南齐的谢赫在总结吸取顾恺之画论的基础上,在他的《古画品录》中系统地提出了“六法”的中国画造型理论。即:气韵生动、经营位置、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模写。这“六法”从过去到现在,随着中国画创作艺术实践的积累和总结,日臻完善,成为中国人物画造型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法则。

  中国人物画创作最终是要通过刻画形象来表现其精神内涵的。神存在于客观本体的形象之中,传神的基础是写形。形是神的载体,形具而神生、形存而神现、形谢而神灭,形之不存神将焉附。形从属于神,服务于神,对形的精心刻画皆是为了体现人物神韵的本质特征。准确而深刻的塑造形象,是中国人物画创作成功的关键和前提。形又是客观实在的,对形的表现应该是科学的、自然的。神是人物画创作的灵魂,是人物画成功创作的决定性主导因素。神又是本质的抽象的,对形的要求是深刻、充分和完美的,它是对人物画深入探索的广阔空间和推动力,形体运动中的神态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具体反映,形和神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视觉效应,作品中形象的总体和重点形象对神的准确表现与和谐,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在于作者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所表现的人物对象,围绕主题和人物周围环境因素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这诸多因素都要集中在形上得到体现。形对神的表现又是相对的,实践表明,形神兼备始终是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强造型”始终是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硬骨头,也是人物画家终生要修炼的基本功。

  在人物画的创作中,首先要着眼于大关系的布局,从作品整体形与神的处理而言,人物是画的主体,是要精心安排和经营刻画的重点,其余都要围绕主体在形与神表现上强调合理的呼应、烘托,以利于突出重点。即使在一组一组人物构成的群象作品中,亦应着力刻画主要组合和主要人物。人物的静态和运动形态是强化人物神韵的重要方面,要足够关照。其他人物也要按照有利于画面的平衡原理,注意处理好相互之间层次、************、色调变化的关系。除环境、气氛及画面所涉及到的一切因素要与之统一和谐外,应着力刻画人物的头部传神的重要部位,人是具有高级思维的生灵,其精神内涵和神情变化是极其丰富、深刻、微妙的,而面部每个微小的形象变化,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神韵和情感,历代画家十分重视头部形的准确刻画对表现“神”产生的重大影响,东晋顾恺之提出“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形伤而神失”,因此要“写白颈以上,宁迟而不隽”。在一般情况下,人的喜、怒、哀、乐、忧、愁、轻浮、困惑、狂躁、愤怒、疑虑、深沉、朴实、平静、欣慰、得意、自负等等都会显现于五官,这是人物精神面貌集中体现之所在。是“形”、“神”刻画的重点。五官诸部位的关键是对眼睛的描绘和对眼神的刻画,顾恺之画人有时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不容忽视的是人物上眼皮、下眼带和嘴角的描绘,这些可动部位的每一微妙变化,都会牵动或引起人物情感和神韵的改变,一幅作品常因为眼睛没画好致使整个作品“黯然失神”。

  人物画创作中最忌形象雷同,复制别人,复制自己,盖形象图章。成功的人物画作品不论画面中的人物是组合的群像还是单独肖像,都无一例外的通过成功塑造了丰满而独具个性和神韵各异的人物形象在瞬间的生动变化,突出了作品的立意和主题,首当其冲的是独特的造型所产生的神韵对观者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因此,形象塑造在人物画创作中始终是关乎作品成效的核心。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每天都会有多少不同的人从眼前走过,其五官结构相同,而面貌神态各异,虽然差距微妙,却无绝对相似。在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须处处留心,善于用绘画的眼光和思维从共性规律中搜索有个性的形象。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形象积累越多、越丰富,塑造各类人物就越便当。如果什么也不参照,一口气画出五、六十个毫不雷同的人物形象就算有了积累,还必须在坚持速写、写生和默写中不断存货、进货,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艺术实践的积累,也是对作者矢志探索和创新的意志与毅力的实际锻炼和考验。

  人物画的形神之美表现在自然无饰之中。人的社会活动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事件中,创作的画面只能静止于某一事件典型动人的瞬间,其生动感人的形象亦在其中,并伴随着事件过程多变即逝。只有坚持到现实生活的源泉中去,到火热的工作中去,深入体察和观察,老老实实的学习,认真研究分析,深刻理解发现,善于搜寻捕捉,在大量写生和搜集素材中,探索和丰富自己的形式语言,不断增强写生、写实的功力。我们常常发现好的写生不作任何整理,本身就是生动完整的作品。只要善于观察,勤于体验,就会发现生动鲜活的事物与形神之美无处不在,客观事物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仅使作者感动产生激情和创作欲望,还促进作者将现实之美升华,自然而顺畅地形成艺术创作的主题,促使你从最能体现人物神韵生动瞬间切入,将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形神之美倾注笔端,进行提炼、加工、创造、升华,随着人物生活形象与艺术经验的积累,创作起来才会主动,笔下的人物才会丰满、真实。但是人物画的“以形写神”决非照搬和模写客观,而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这是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国画的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意义正在于此。

  人物画形神之美的表现对线和笔墨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客观物象不具有线,线是中国画特别是人物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形象符号,是画家对物象进行抽象劳动的主观创造。中国传统民族绘画艺术,把线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从单线、面发展到“十八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所表现出形态各异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诠释和验证着中国画的时代特征。线条和笔墨的虚实疏密,轻重疾徐,抑扬顿挫,起承转和的矛盾变化是画家思考、表现感情和实现理念的轨迹。驾驭线和笔墨的能力反映出一个画家艺术灵性、创作技能、综合修养和思想境界。线和笔墨是为描绘形象服务的,线以强烈独特的表现力和活力,赋予了形的生命运动,具体的线表现着抽象的神,不同形态的线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和人物形象。随着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线条美对形的表现和刻画神更加发挥和表现出多元化的功能和特征。线的流畅、疾徐、粗细、疏密、阻滞、刚柔、虚实、强弱等对应的表现着不同人物形象的状态、思想情绪和神韵的变化,牵动着整个画面的倾向和气氛,要求画家要按照创作对象形神刻画的实际需要慎重选择和经营各种线的组合,继而从容驾驭,落笔严谨准确,只有笔下取象不惑运线自如,才会传仪不俗。有道是“一得佳思,亟运笔墨,兔起鹘落,则形现而神足矣”。当然,在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常采用意到笔不到、线断神不断、趣长笔短,虽点画不周,而使意气有余的方法,可以在整体处理中加以应用。

作者:胡明军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下)
——关于中国人物画的以形写神

  中国人物画的设色赋彩强化着人物画的形象美。“随类赋彩”是中国画设色的基本方法,即以物象的固有色为主导,以墨为主,墨彩交替互破,在单纯中追求丰富,在对比中追求平衡,在和谐中追求变化,在浅淡中追求厚重,整体调整关注空白,发挥“散点************”的优势,吸取“焦点************”的长处,同时尽力发挥宣纸渗水渲染的功能,使形象在彩墨的自然天成的交融中产生出妙不可言的效果。国画作为东方特色的世界艺术语言在中西结合的交流中,不断吸取借鉴西画的经验、技法和视觉效果,促进着中国传统造型观念的转变,开阔着中国画的表现领域,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使传统的国画既坚持和体现着民族艺术的尊严,又焕发出传统艺术的活力。

  人物画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它来自人物画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来自于对艺术的真诚和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在于画家自身的良好修养、造诣和画外功。与自己生活经历、平日对艺术传统的研究和继承无不相关。画家的苦心创作,最终要靠作品说话,一幅成功的人物画作品,都是具有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技巧新颖、形象生动鲜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要素,必然倾注了画家全部的感性认识,理论思考、综合技能,把感受最深的人物、事物艺术地再现为体现时代特点和民族精神,让观众为之共鸣和感动的作品,起到陶冶、启迪、激励、鼓舞人心的作用。人民是艺术的母亲,艺术的生命在人民中,因此,人物画家在形象塑造和人物神情刻划中与人民大众的换位思考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人物无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代表和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人物画家取之不竭和刻划不尽的艺术资源。在对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特别是人物传记的学习研究中,我常常被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的民族气节、浩然正气、忧国忧民、纯厚善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强烈感染。古代没有照片,历史人物谁也没见过,参考的形象资料少,只能从学习他们的传记和主要作品中体会他们的性格、神情、气质,通过了解史实感受人物内心感情变化进行创作。40多年来先后创作了《满江红》岳飞、《鞠躬尽瘁》诸葛亮、《苏武牧羊》、《将进酒》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香山居士长恨歌》、《史魂》司马迁、《东坡吟啸》、蔡文姬《胡笳十八拍》、《钟馗搜妖图》、《蒲松龄著聊斋》、《王冕观荷》、《易安居士赏梅图》、武松《行者吟》、王昭君、《班昭史读》、《王充夜读》、《东坡观砚》、《西天取经》……一批精神感人、形象丰满、独具个性、受人崇敬的历史人物。我在历史人物画创作中,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历史传记和文献史实以及他们的文字作品,体会古人的形象特征、思想感情、精神内涵、个性气质进行想象和综合概括的,凡是有历史记载和流传的人物图形资料,均作为主要参考或造型的基础依据。作品中涉及的服饰、用具、配饰、建筑等主要靠在历史博物馆里写生获取,不主观随意创造,使创作尽可能符合当时历史朝代的实际,我认为对社会、对自己、对后代负责,是一个画家良心的呼唤。描绘岳飞题材的国画《满江红》,我先后创作了两次,都是3米左右的画,第一幅是1988年画的,第二幅是1994年画的,间隔6年。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创作欲望,主要是对岳飞这位民族英雄的景仰和敬佩。小时候就常听父亲讲“精忠说岳”的故事,看描绘岳飞的小人书,后来熟读史书和《岳传》,被岳飞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动,对人物的思想和内心活动,精忠报国、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有了深刻的认识,他的悲剧结局又使人想起来就不能平静。另使我感触的是,父亲危病之际,让我借来《岳传》,这本书一直支撑着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路程。临终前,当我用双手平托起他骨瘦而冰冷的后背,看到炕头放的那本《岳传》时,泪水禁不住流下,他是那样的平静、坦然。他对岳飞的崇尚强烈地影响了我。之后,我将这些写进了给父母的《祭文》。多年来,画岳飞的激情在日常的主观酝酿中不断强化,并付诸长期的创作实践。两幅岳飞的画在形象和神态刻划上,特别是从他的眉宇、眼神、双手的刻画及人物性格的表现各具特点,一幅体现了“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我河山”的气概,另一幅则体现了“臣子恨、何时灭”那种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复杂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在典型环境、典型时空下的典型神韵,这幅画在省美术家画廊展出时,观者如堵,群情激愤。

  再如创作国画《苏武牧羊》,也是在长期的感情酝酿和体会中形成构思和构图的,经过反复筛选和构思,确定了凝固能反映历史和自我感受的瞬间,为了表现苏武的气节与天人合一,有针对性的到生活的现实中去体验,在凄草乱石之中,在长河孤烟之旁,度过了不同变化的日升日落。苏武的形象也是我在众多的人像写生中比较后选定的。那是我在渭北扶贫时,这里地处山区和丘陵沟壑区,群众很穷,民风勤劳朴实,长期饱经风霜,人很有个性,其坚强的气质溢于形象,日常我十分注意观察和搜集。一次我和同志一起到山区群众家中去看访,已是年底,天冷风大,路况崎岖,窑洞在盘根错节的灌木丛下,周围是长年风化和雨水冲刷原始的沉淀,我轻轻推开柴门,一个老人蹲在地上,双手端着簸箕上下地簸着秋粮,透过窑内的昏暗和灰尘,几乎没有一件家具,听到我们的问候和介绍,老人抬起头,慢慢的站起来,头上、身上落着厚厚的灰土,从被土蒙着的睫毛下露着善良的眼神,补了又补的衣服,无言的诉说着生活的光景,他年复一年地在这样的环境里无怨无悔的耕地种粮。老人双手掬起堆在地上的葵花子,举到我们跟前让我们吃,眼前的一切和老人沧桑的面容,使我的眼睛湿了,这不正是创作需要的形象吗,在泥泞河畔,在放牧的羊群中我画了大量羊的速写,为创作进行了充分准备。在创作中,我以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法则无论人还是羊的描绘都比较注意从人性化、生活化的角度去表现苏武不辱使命的氛围。经过间隔4年才创作完成,此画在省美术家画廊展出好评如潮,并获得了国画一等奖。

  在历史人物画的创作中,除了表现我的主观感受和理念,我比较在乎群众对自己所塑造形象的审美认同感,人物画创作不是为了单纯的追求自我感觉而“孤芳自赏”,要把自我感觉和群众的审美需求相联系,经过艺术思维和艺术实践创作出既感动自己,又使群众产生共鸣的人物画作品,努力塑造出个性鲜明、神韵各异、大众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把反映真、善、美的优秀作品奉献给人民。当然在创作中为了追求诙谐和幽默,增强趣味性,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夸张,亦表现出耐人寻味的效果。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具象、抽象和意象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对人物固有特点的表现。在我读过的画作中,好的作品,有感染力的人物造型,不仅吸引人、感染人,很美而且使人过目难忘,烙印很深,通过欣赏和阅读作品也了解了作者。

  进行现代主义人物画创作特别是涉及公众题材重大题材的人物画创作,要坚持形神兼备的标准和要求。首先是形似,如果形的刻划不到位或神似而形不似,都难以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同,就像影视作品中的公众人物,演员的形似是必须的条件一样。在形似的基础上,神似即成为决定性因素。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人物画作品都要体现时代特征。我在创作列宁、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赵梦桃、罗健夫、郭秀明、杨文洲等现代人物画的过程中,在人物画的形神兼备上下得功夫最多,并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同。近年来又先后创作了《心诉》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贫困山区,《人民的儿子》和表现胡锦涛同志亲民形象的作品《过年》。由于抓住了人物的本质特征,精心对“形”和“神”的成功刻划和描绘,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赞誉。国画《人民的儿子》成功地再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伟人风范,在陕西展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关注。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史馆纪念邓小平100周年书画大展上引起轰动。受到北京各界和中央领导同志高度评价,全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深情驻足观看,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画的真好啊,真是前无古人……,应该出版印刷,向全国发行。”国画《人民的儿子》在展览结束后被中央文史馆收藏,并被推为《展览作品全集》的首页出版发行全国。回首那些能够让群众、社会认同和关注的作品,皆是因为认真关照了形与神的和谐关系,才使人物画有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产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活力和生命力。

  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的最高境界和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以形写神,不断的实践、探索、勤奋耕耘、勇于创新,必然会水到渠成,创作出具有旺盛生命力,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为群众喜闻乐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人物画作品。

作者:胡明军


 
 胡明军代表书画作品
HMJ020
HMJ014
HMJ007
胡明军更多书画作品
送货方式 售后服务 付款方式 包装运输 合作加盟 退换声明 版权声明 购物流程 团购
保密安全 企业文化 保真声明 常见问题 法律声明 本站章程 VIP服务 建议投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欢迎加盟 | 业务联系
版权所有:九州书画网 技术支持:通达网络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河南长庚律师事务所 张红卫律师
 直销电话:  电话:18003932399 13903933796 0393-4878427 联系人:方先生
豫ICP备11008041号-1